拒絕

        有一個早上,我約了少年人在漢堡店傾談,便取了自己常用的杯去,因為可以不用食店的發泡膠杯。怎料我向店員表達要求時,他用一些我不明白的理由拒絕了,於是我便立即轉飲了用紙杯盛載的橙汁。

        又一個中午,我約少年人在日本食店吃飯,更帶了新買的316不鏽鋼飲管 ,想在食店叫一杯凍柑桔檸檬時試用新飲管。下單時已說明要「走飲管」,侍應對這個要求感到太新鮮,聽不明白,所以我特地說了兩遍。怎知飲品來了,仍是插着飲管,於是我立刻對那侍應說我不要飲管,而他正是為我下單的侍應。他立刻把飲管拿走,並說即使我不用,飲管都會變成廢物,來不及反應的我只能看着他把飲管掉進垃圾桶。

        我明白這些要求可能會為「打工仔」帶來不便,阻礙他們工作,也明白在香港這些要求很異常,並未普及,需要有更多人一起行動。

        對環保意識的增強,源於我開始潛水運動後——心痛海洋的變化讓太平洋的水溫長期處於三十多度以上,讓色彩斑斑的珊瑚礁白化,使很多細小的熱帶魚失去家園;心痛水母湖的水母死光了,因為水溫太高,熱死了;心痛不時聽到新聞報導,不少大魚或海龜擱淺,死在海邊,剖開肚子,裡面全是垃圾及塑膠物品。現在當我面對各種即棄用具,便會思索如何減低使用量:如買外賣時把即棄食具交回食店,甚至帶自己的飯盒去載食物。我曾試著帶自己的飯盒去買湯飯,用自己的水樽買珍珠奶茶,對方也很樂意接受我的要求。

        我常痛心那些即棄產品,瞬間便會變成垃圾,但是地球卻需要用幾百年至一千年去消化它。我們只需帶多一套餐具及花一點時間清洗便可減輕問題,但我們卻因為方便、懶惰、自私,而讓地球及下一代承受我們這數分鐘方便的代價,沒有好好回應上帝給人的第一個吩咐:「要生養眾多,遍滿地面,治理這地;也要管理海裡的魚,空中的鳥,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。」(創世記1:28)上帝把大地給我們管治,暗示人如君皇般有高貴的身份掌控大地,分配資源但同時人也要像君王般愛護比我們軟弱的生物,為牠們的好處設想。如果我們希望下一代能繼續繁衍下去,我們這一代便應好好節制自己,拒絕被身邊的「需要」牽著走。

江韻怡傳道 2017.07.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