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的改道

        「只是」與「然而」,皆是一個尋常不過的連接詞,常作為希臘文聖經中「δέ」一字的翻譯。「δέ」是一個用途甚為廣泛的助語詞,除了可以譯作「只是」、「然而」,亦會譯作「但是」、「卻」、「現在」、「和」、「就」⋯⋯;若然對比希臘文聖經和中文聖經的翻譯,甚至不難發現它在大部份的情況下並沒有被翻譯出來。然而,這個看似平凡不過的詞彙,卻在耶穌教導中佔著不可或缺的位置。

        以登山寶訓(太五1~七29)為例,這個詞彙共出現了32次,耶穌常用以來傳遞兩個信息:

1.「只是」:對於固有的信仰詮釋,耶穌指出其不足之處,並恢復了誡命的原貌。以十誡中的第六誡「不可殺人」為例(太五21~26),要遵守此經訓其實不難,相信今天絕大部份的信徒都能遵守;然而,耶穌指出此誡命的原義是要阻止「恨」在群體中的滋長,防止關係的破裂,提出復和的要求。若然我們仔細閱讀耶穌所引用的例子,便不難發現此道誡命實在不易遵行。耶穌並沒有用多餘的說話提醒眾人不可向弟兄懷怨,或向弟兄提告,因為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,但耶穌要求眾人對「向自己懷怨或提告」的人,伸出復和之手。今天,若然有人向自己懷怨,或許,我們覺得不跟對方斤斤計較已算不錯,容讓關係變得疏離即可;可是,耶穌的訓誨教導我們不能止步於此,而是要主動地、努力地修和關係,因為這甚至比獻祭於壇前更為逼切。「只是」提醒我們在跟隨主的道路上,永遠存在著成長的空間。

2.「然而」:若然「只是」的信息是信仰道路上一個輕微的轉折,而不是全盤否定固有的信仰詮釋和實踐,那麼,「然而」則可謂是推倒重來,否定舊有的價值觀。太六19~25在聖經中雖被冠上不同的標題,卻是以信徒的「金錢觀」作為主題,從不同的角度去論述,最後耶穌以「然而我告訴你們,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,他所穿戴的,還不如這花一朵呢!」(太六29)耶穌否定了時下的金錢觀,即將安全感建立於「積儹財寶在地上」。錯誤的價值觀顯出心中的眼睛昏花,無法識別出真理,以為能既事奉神又事奉瑪門。耶穌以「然而」帶出一個嶄新的信仰道路:積儹財寶的目的乃是為了神的國和神的義。耶穌否定了財寶積存跟個人的安全感或無憂的生活有直接的關係。

        今天,已經是將臨期的第三個主日,下週便是聖誕主日,我們該如何迎接救主的降生?若以基督的再臨,我們又該如何準備?讓我們在這週花一點的時間,安靜主前,回想信仰的道路行走至今,是否仍然在不斷成長中?還是停滯不前?我們所懷抱的價值觀,有沒有需要摒棄和重建的?

莊姝娟傳道 2019.12.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