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 23:1-6

1 (大衛的詩。)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至缺乏。

2 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

3 他使我的靈魂甦醒,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。

4 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你與我同在;你的杖,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

5 在我敵人面前,你為我擺設筵席;你用油膏了我的頭,使我的福杯滿溢。

6 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;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

7月24日讀經問題:
1. 第廿三篇相信是最為人所熟悉的詩篇。這段經文以牧者與羊群的關係,描繪了神對我們的供應、引導和恢復。在我們忙碌且充滿壓力的生活中,是否能真正體會到「我必不致缺乏」(23:1) 的平安與滿足?「青草地」和「可安歇的水邊」(23:2) 對你而言,象徵著什麼樣的屬靈休憩和滋養?當我們感到疲憊、迷失或靈魂枯竭時,這篇詩如何提醒我們,回到這位大牧者面前,讓祂「甦醒」(23:3) 我們的靈魂?當神「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」(23:3),若祂的引導與自己的計劃衝突時,我如何回應?我們如何操練對神這位牧者更深的信靠?並為祂自己的名(23:3)引導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?

2. 「死蔭的幽谷」(23:4) 代表生命中最黑暗、最危險的時刻。大衛沒有說神會讓他繞過這些幽谷,而是說即使「行過」也不怕,因為關鍵不在於環境,而在於神的同在。牧者的「杖」用來保護羊群,「竿」用來引導方向,都是「安慰」的來源。第5節的場景從曠野轉到宴席,神不只是保護者,更是慷慨的主人。「在敵人面前擺設筵席」表示神的保護和祝福是公開的、明顯的。「用油膏頭」是古代款待尊貴客人的禮儀。

「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;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」(23:6) 為總結。這份確據,如何激勵我們在世上活出信心,並對永恆的國度充滿盼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