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 31:24-40
24 我若以黃金為指望,對精金說:你是我的倚靠;
25 我若因財物豐裕,因我手多得資財而歡喜;
26 我若見太陽發光,明月行在空中,
27 心就暗暗被引誘,口便親手;
28 這也是審判官當罰的罪孽,又是我背棄在上的神。
29 我若見恨我的遭報就歡喜,見他遭災便高興;
30 (我沒有容口犯罪,咒詛他的生命;)
31 若我帳棚的人未嘗說,誰不以主人的食物吃飽呢?
32 (從來我沒有容客旅在街上住宿,卻開門迎接行路的人;)
33 我若像亞當(或作:別人)遮掩我的過犯,將罪孽藏在懷中;
34 因懼怕大眾,又因宗族藐視我使我驚恐,以致閉口無言,杜門不出;
35 惟願有一位肯聽我!(看哪,在這裡有我所劃的押,願全能者回答我!)
36 願那敵我者所寫的狀詞在我這裡!我必帶在肩上,又綁在頭上為冠冕。
37 我必向他述說我腳步的數目,必如君王進到他面前。
38 我若奪取田地,這地向我喊冤,犁溝一同哭泣;
39 我若吃地的出產不給價值,或叫原主喪命;
40 願這地長蒺藜代替麥子,長惡草代替大麥。約伯的話說完了。
5月5日讀經問題:
1.約伯在經文中繼續表明他的正直,包括不以金為樂、不因仇敵受災而歡喜、款待寄居者、不掩蓋罪過、不侵佔土地等(31:24-34, 38-40)。在面對不確定的生活時,我們是否不自覺地將信靠從神轉移到錢財、成就或人脈上?我們是否願意重新調整,單單仰望那位掌管萬有的主?(路 12:15)
2.約伯在經文的結尾,再次表達了他對神的渴望,希望神能回應他的呼求,並為自己的正直辯護(31:35-37)。我們在受委屈時,第一反應是什麼?是急於為自己辯護,還是尋求神的幫助?我們如何在禱告中向上帝傾訴我們的感受,並尋求祂的安慰和引導?(詩37:5-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