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 28:1-28
1 銀子有礦;煉金有方。
2 鐵從地裡挖出;銅從石中鎔化。
3 人為黑暗定界限,查究幽暗陰翳的石頭,直到極處,
4 在無人居住之處刨開礦穴,過路的人也想不到他們;又與人遠離,懸在空中搖來搖去。
5 至於地,能出糧食,地內好像被火翻起來。
6 地中的石頭有藍寶石,並有金沙。
7 礦中的路鷙鳥不得知道;鷹眼也未見過。
8 狂傲的野獸未曾行過;猛烈的獅子也未曾經過。
9 人伸手鑿開堅石,傾倒山根,
10 在磐石中鑿出水道,親眼看見各樣寶物。
11 他封閉水不得滴流,使隱藏的物顯露出來。
12 然而,智慧有何處可尋?聰明之處在那裡呢?
13 智慧的價值無人能知,在活人之地也無處可尋。
14 深淵說:不在我內;滄海說:不在我中。
15 智慧非用黃金可得,也不能平白銀為他的價值。
16 俄斐金和貴重的紅瑪瑙,並藍寶石,不足與較量;
17 黃金和玻璃不足與比較;精金的器皿不足與兌換。
18 珊瑚、水晶都不足論;智慧的價值勝過珍珠(或作:紅寶石)。
19 古實的紅璧璽不足與比較;精金也不足與較量。
20 智慧從何處來呢?聰明之處在那裡呢?
21 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隱藏,向空中的飛鳥掩蔽。
22 滅沒和死亡說:我們風聞其名。
23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,曉得智慧的所在。
24 因他鑒察直到地極,遍觀普天之下,
25 要為風定輕重,又度量諸水;
26 他為雨露定命令,為雷電定道路。
27 那時他看見智慧,而且述說;他堅定,並且查究。
28 他對人說:敬畏主就是智慧;遠離惡便是聰明。
4月30日讀經問題:
1.約伯描述人能發掘地底的寶藏,卻無法尋得真正的智慧(28:12-19)。今天我們花最多心力尋找的是什麼?那是否真的比「從神而來的智慧」更寶貴?我們如何才能在學習世上知識的同時,更謙卑地尋求神的智慧?(林前 1:20-25)
2.約伯在經文的結尾指出,「敬畏主就是智慧;遠離惡事就是聰明」(28:28)。我們如何理解「敬畏主」的真義?它僅僅是一種懼怕的感覺嗎?「敬畏主」包含哪些層面的意義?(例如:尊崇、順服、信靠等。)「遠離惡事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具體體現是什麼?
在我們的生活或決定中,有哪些地方需要更多敬畏神和遠離惡事的操練?我們可以如何實踐?